流量为王时代,充电站的私域该如何运营?随着私域运营兴起,各行各业各品牌都开始布局自己的私域流量矩阵,充电站也不例外。 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是个很特殊的行业,一方面,它的诞生自带互联网基因,另一方面,它又是一个必须在线下服务消费场景。所以,充电桩运营是一门线上线下关联互动、平台和自运营相辅相成的生意。 很多充电运营商做私域,一开始都会陷入误区:觉得流量得是从外面拉回来才算,但往往忽略了现有客户的存在。 私域本质是对关系的洞察和运营,可以理解为是老客户的维护,在获得客户认可的基础上,设立有条件的奖励,要求客户推广,从而形成裂变效应。老客户可以通过推荐邀请好友获得推广奖励,使得新加入的会员也获得一定的优惠礼券,产生更大裂变。 ![]() 公域流量的特点就是:价格高,稳定性差,转化率低。而且如今公域流量的获客成本是不断抬升的。当公域平台的流量池越来越大,吸引越来越多的充电站入驻,各个充电站为了争夺流入平台的客户,陷入无休止的流量之争。到头来充电站不仅没有得到更多客户,反而破坏了多年积累构建的私域流量池。 更何况,当公域平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,那么就会在B端(充电站)和C端(司机)两头收割。充电站为了流量,不得不被迫陷入价格竞争的怪圈,通过给平台越来越多的让利图流量,透支了本来的客户和利润。 而在充电站专属的私域流量阵地,运营商能与粉丝进行直接互动、交流,是一个性价比和转化率较高的新模式。构建私域流量池,充电站能够扩展销售通路,有针对性地触达适合本企业的核心客群,有效提高老顾客的忠诚度、充电频次,降低引流成本。通过私域流量,还可以让顾客感到企业的品牌温度以及服务,有助于提升品牌认可度,形成口碑营销,塑造品牌形象。 私域运营必须阶段性筛选流量池里的车主,统计分析车主的消费习惯,对营销活动的参与度,从多方面、多维度分析车主,精准细分客户,认真复盘营销活动,完善下次营销活动方案。充电站在打造“私域流量”过程中,要像漏斗一样一层一层筛选客户,将相关的信息推送给车主,高效触达流量池里的客户,进而沉淀一批粘性强、活跃度高的忠实客户。 ![]() 明确客户群体特性 根据充电站客户群体属性,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感知。比如交通主干道附近的充电站,主推充电送积分、积分兑换饮品、零食(网约车、出租车司机吃饭不定时、不方便找餐厅)、洗车等服务,通过司机的特性针对性的在其痛点上加强服务体验。 怎么让客户进群? 第一是售后,如上文提到的积分兑换等服务,客户自然愿意加群。充电卡、品牌车主俱乐部等主题或产品,均可以按照售后思维导入私域池。 第二是利益,客户添加好友,就会领取到优惠券,有活动会在群里第一时间到客户。这种是简单便捷的方法,但容易客户流失成僵尸社群。 如何在私域里与客户关系递进? 明确充电站品牌形象定位,塑造基础形象及相关感知传达。充电站可基于自身优势,挖掘可塑造的定位方向,让品牌的价值观与客户高度契合。如高端品质、亲民服务、地区特色(本地文化代表)、年轻化等品牌定位。充电站可基于自身优势,挖掘可塑造的定位方向。 ![]() |